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27报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明星经纪人(三类经纪人亲述从业感受)

明星经纪人(三类经纪人亲述从业感受)

查看:736 / 更新:2022-12-15 13:35

采访/诗欣

当小演员的经纪人在奔波于各个小剧组之时,头部演员的经纪人却在苦恼该怎么做选择。爱豆的经纪人应该是现阶段经纪人行业里最特殊的存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直观的粉丝反馈。歌手的经纪人却也在说自己这一类才是最难的,因为能赚钱的基本都是网红歌,而他们又并不愿意只生产口水歌。

《我和我的经纪人》播出之后,明星资本论邀请歌手、演员、爱豆这几类艺人的执行经纪人或大经纪人来谈谈做经纪人的这些年的亲身经历、从业感受。

从业者易膨胀、职业化程度低、行业契约精神弱、粉丝难沟通,是几位受访者普遍提及的问题。有人在怀疑是否该转行了,也有人依然热爱着这个行业。


“这个圈子的等级划分太明显了,

以后生孩子一定不要让他进入这个圈子。”

自述者A:转行做经纪人两年,时常怀疑当初转行的正确性

现任职位:某影视公司执行经纪

从业经历:3年媒体+2年执行经纪

经纪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充满诱惑的。这个行业门槛很低,进来很容易。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前台都说要转岗来做经纪人,但是被我们否定了,真不是说能伺候艺人就可以的。

转行之前,我是一个天天跑采访的娱乐记者,享受着一些小经纪人的追捧,有时候艺人都要给你几分薄面。转行之后,我就从被哄着的那批人成为了需要时时哄着别人的人。

刚转行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这个行业(娱乐圈) 汇聚了所有的垃圾人物,因为所有职场上的毛病都在这里升级了。

这个圈子的契约精神的确更弱,不公平不透明的东西更多,这也是这个职业最大的压力来源。每次接到新合作都希望赶紧签合同,如果合同不签的话,就会很焦虑,怕丢,因为随时有被换掉的可能性。

之前我们有一个合作,差不多双方都确定了,忽然间一个头部艺人团队以打包的形式把其他艺人带了进来,合作就这样丢了,现在都可喜欢捆绑了。那会儿我们都很沮丧,可谁让我们是个小艺人呢?


经纪人像是一个打牌的,手上有大牌就有明显优势。如果有牌,对方还有可能客套两句,我们这种手里没牌的人,人家两句就打发了。我们只能继续挨个剧组递艺人资料。

但每个行业都是需要交换的,你能给我带来什么的同时我能给你带来什么,我们才会合作,没有人是救世主。每个人都是有所图的,不然都做艺术家吗?只是这个圈子的等级划分太明显了,特别爱踩低捧高。有时候和同行聊天说,以后生孩子一定不要让他进入这个圈子。

比如,在剧组里有些人就是要表现得很卑微。我后来才知道,连商务车都分级别的,有些艺人是可以要房车的。天冷的时候,有些头部艺人的工作人员都有取暖设备,但有些小艺人都未必有。头部艺人还可以自带妆发师、司机等等一行人马。某个当红小花要吃的那个牛排可都是将近2000块一份呢。她的那个执行经纪特别惨,每次艺人要吃都很临时,但那家餐厅是要打电话预约的,执行经纪就只能打电话求爷爷告奶奶让餐厅给做一份。


从酒店档次、到车、随行的工作人员就能看出这个艺人在这个剧组的地位。但这个地位也是相对的,比如一个二线演员在这个剧组里是主角,他就享受着最顶级的待遇,可如果在另一个剧组里有一线演员,顶级待遇就跟他没关系了。不过有时候也看背后的团队够不够厉害为他拿到顶级的待遇,有时候一些小艺人也会自掏腰包用顶级的车、住顶级的酒店房间。

我们这些做执行经纪的,到了剧组里也是要靠艺人的助理打开局面。这些助理对剧组都门儿清。之前给我们艺人请假想要剧组的大计划,副导演说还没出。我把这事儿跟助理提了一下,他就说,哥你等着。啪,很快就给我从导演助理那弄来了一份。

但执行经纪的油水还是可以的。去参加活动的时候,有些费用是现金结的,妆发车马这些都有得赚。比如给合作方的妆发报价7000,但是长期合作的妆发师一般都能给折扣,差价不就出来了。这一般也只能是头部艺人的执行经纪能赚,因为头部艺人才能要求自己订。不过听说最近没法这样干了,国家对税务查得严,都要走公账了。


待的越久,越觉得这个行业真的是要靠天吃饭。有时候感觉很无力,我该做的都做了,但还是看不到成果。这个行业机会太少了,如果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我就满足了。我们这行就是很被动的,如果混不到头部的话,就是被挑选的那部分。我时常疑惑,我努力还有没有用,我转行是对的吗?

“论资排辈太正常了,每一个行业都这样,如果连这都接受不了,有的是难受。”

自述者B:保持自身的充电状态,最怕和职业素养低的人打交道

现任职位:某头部演员大经纪人

从业经历:6年媒体+8年艺人宣传、经纪

我在这行干了8年,论资排辈太正常了,每一个行业都这样。我刚毕业的时候在报社,新记者都是跟着老师在做最基础的事情。更别说主编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报社还给配车配司机,如果连这都接受不了,自己有的是难受的。关系户也很正常,哪个行业哪个单位都有,并不是娱乐行业的特例。有时候导演骂你也是为你好,说明你技术没达标,有些人的状态确实是被导演“骂”出来的。

经纪人行业的门槛确实特别低,艺人素质也参差不齐。专业的人都有相似的工作习惯,不专业的人各有各的不专业。

我最不担心和政府官员、大导演这些大人物打交道,最怕和不专业、职业素养低的人打交道,我们的价值观太不一样了,但这些人又是你在工作中绕不开的。

不专业的甲方最令人头疼了。他们的要求往往会五花八门,还不遵守契约,认为花了钱就可以要求艺人和经纪人做很多事情,包括临时增加合同以外的工作要求,比如你明明是个职业演员,却希望你可以像专业歌手一样唱首歌、表演个节目之类的。


带头部艺人最大的压力应该是艺人的时间不够用,你所面临的可选择性工作特别多。有时候考虑了很久刚签了一个很好的项目,另一个更好的同类项目就来了,很可惜但也没办法。

很多人都说艺人容易出名之后就膨胀,其实但凡是个人都很难不膨胀,我知道有的新人这部戏的片酬可能才几十万,下一部戏可能就几百万,再下部戏可能就几千万了,这种巨大的变化或许就在一年内发生,加上粉丝和媒体的追捧,谁能承受得了心态不发生任何变化?所以艺人的情绪也在经纪人的管理范围之内。

如果是影视经纪人首先要熟悉行业,知道有哪些主要的影视公司、制片人、导演,他们的背景和专长。对合作的演员也要熟悉,比如你的艺人是男一号,你肯定对于女一号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反之亦然,所以还必须要提前了解很多演员的相关信息。

我平时飞行很多,经常会在机场看新闻财经综合类杂志,平时也会看行业的各种白皮书,开车时我喜欢听吴晓波频道和李翔商业周刊等,了解当下的时事政治和经济环境,很多美国电影的原版小说我都看过。这些都会对我的工作有帮助。

最近的飞机上我都在看《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的年刊《The World in 2019》,里边有一篇马化腾的署名文章《Doing good by doing tech》,文章谈到腾讯是如何利用微信平台来帮助到慈善公益的捐款项目,如何用科技来提高医疗系统效率等等内容。好巧,就在那几天,腾讯公益来找我们合作。对方一开口我就大概能够判断双方可以参与的程度以及后续的工作。

经纪人一定要广泛涉猎,知识面广有时候还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成本。明星经纪人(三类经纪人亲述从业感受)


刚转行的时候,我想安排我代理的艺人上国外一个电影节的红毯。因为做媒体时经常跑电影节,所以比较熟悉电影节的工作流程。我就直接给主办方发英文邮件沟通,抵达之后再与对方见面沟通细节,整个过程都很轻松就搞定了,而且不花一分钱。后来才知道,有不少艺人和影视公司是要委托第三方来做的,效果不但不好,可能还花了不少冤枉钱。

代理头部艺人可以说是推动我保持学习的动力之一吧。你要掌握有水平的人脉资源,你就必须要有相符合的水平和价值观,个人能力和资源是相辅相成的。但就算你不做经纪人,其他职业也是要学习这些知识,这是所有职业的基本需求。

“对我带的艺人,我都会投入很多感情,尽管我一直在克制自己。”

自述者C:没有光环却总和拥有光环的人一样承受网络暴力

现任职位:某偶像公司艺人总监

从业经历:1年平台粉丝运营+4年执行经纪

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想从事这个行业,我以前是东方神起的铁粉,想以平等的身份,而不是以粉丝的身份来和偶像接触。

当我真正做了这一行才发现,和粉丝的沟通是最难的。粉丝有粉丝的立场,公司也有公司的立场,但公司何尝不想让艺人好呢?


有一次因为活动主办方的原因,粉丝又开始闹了。公司想给粉丝一个交代,执意要发一个声明,做执行的只能硬生生把锅背了。那天晚上整个公司除了我都下班了,我一个人在静悄悄的办公室写声明文案。突然火警响了起来,我拔腿就跑,一口气从高层跑下来,确认自己安全的那一刻,憋了一天的委屈也瞬间爆发,泪流满面。

背锅和被粉丝骂是我的常态。一开始父母都很不理解我的工作,可能网上几秒钟的视频就足以让你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问候。很多时候粉丝对于一件事情都会断章取义、添油加醋,但我又不能说出真实情况,很多操作是不能告诉粉丝的,这是行业规则。而你所有的辩解在粉丝看来都会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不辩解的话,粉丝又会在网上骂,我平时会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名字,想知道粉丝都怎么骂我们。明明看着很难过,但又忍不住不看。

有些粉丝更过分,找黄牛买我们的身份证信息,然后在我们跟艺人行程的时候替我们值机,给我们选最后一排的位置。很无奈,但也没办法。


你问我为什么还不转行?其实一开始确实是因为喜欢、好奇和虚荣心进入这一行,但现在支撑我走下去的是那份成就感。每次项目活动准备都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但是有这么多粉丝看到我们辛苦的结果,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也不是没想过转行,但现在已经五六年了,转行就会觉得好可惜,不舍得,还是想在这个行业走到顶端。

如果不去理会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时候也会很开心的,艺人平常也会跟我们开玩笑,起绰号,打打闹闹的。

对我带的艺人,我都会投入很多感情,尽管我一直在克制自己。有时候我很矛盾。我希望他们火,但又很担心他们火了之后就离开公司。因为我知道,艺人跟着利益走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我有子女,我不会让他做艺人,做幕后可以。艺人是一份非人的工作,就算头部的有选择权,很多时候也是无可奈何。

“我从来不觉得要跟我的艺人相处得像亲人一样。”

自述者D:时常担心艺人人红歌不红

现任岗位:某知名音乐集团经纪部副总

从业经验:10年广告营销行业+5年娱乐行业

那个经纪人节目不可能完全反映经纪公司的真实工作状态,最多是部分而已,做给外行人看看,以这个为噱头推自家艺人罢了。经纪公司天天花钱做热搜、删负面这种事情能展现出来吗?不可能,因为你要让你的客户爸爸觉得你们家艺人都是自己有热度,而不是做出来的。

当一个合格的经纪人非常难。我不认为现在很多自称“经纪人”的都是真正的经纪人,很多其实都是在做细碎的执行工作,没有规划性。行业发展太快,艺人数量极速扩张,很多人所谓经纪人是没有经纪能力的。

三个领域(偶像、演员、歌手)的经纪人有非常大的差别,做歌手的最难,现在真正在好好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少了,能通过音乐赚钱的大部分都是网红歌,现在单纯靠唱歌走出来的人还能有几个?

我不希望我的艺人唱那种太浅显的歌,我不是说《学猫叫》不好,能有一首红成这样的歌就不错了,但我不希望一整张专辑都是这样的歌。


我们这行最大的压力来源应该是人红歌不红,或者是歌红人不红。知道一个歌手却不知道ta的任何一首歌,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其实歌手也很依赖粉丝,除非是很顶级的那种,不然能买票进场看演唱会的大多也只是粉丝。

我也每天都被粉丝骂,粉丝永远会觉得经纪公司做得不够。粉丝有时候甚至会要求品牌怎么怎么样,事实上品牌客户就是爸爸,让你来参加活动就是恩赐了,怎么可能还满足你这么多要求?这些能告诉粉丝吗?不能,粉丝就开骂了。说实话,没有几个艺人真的能做到非你不可的。

做这行一定要心大,不能斤斤计较,这是一个24x7的行业,粉丝骂你一句就玻璃心还怎么做。这行遇到的很多负面情绪都是职业化程度不高带来的。

我从来不觉得要跟我的艺人相处得像亲人一样,那种情况应该也是职业化程度不高吧。我经常跟我的团队说,艺人和经纪人就是工作关系,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但是现在大部分艺人出行都是五星酒店、头等舱,好多经纪人又是小孩、90后,出门也跟着艺人享受这种待遇,谁能不膨胀?明明收入只有几千块,但是置办的行头都是不小的牌子,这些人内在的东西太少了,需要很多外在的东西去支撑。

当底层的执行经纪还在苦恼工作的琐碎、被各种负面情绪困扰以及对行业里的很多现象都抱有不满和不解时,头部经纪人已经充分理解和接受了行业里的一切规则,并成功实现职业化。如同每一个行业一样,顶部的人在制定规则,底层的人在适应规则。经纪人这个职业或许有点特殊,他们是距离光环最近的一批人。但和其他职业一样,他们本质上也不过是一个行业的一颗螺丝钉。

出于对篇幅和文章逻辑的考虑,很多采访内容无法呈现在文章中。明星资本论后台回复B、C、D(单个关键词B,C,D)分别获得以上三位经纪人更丰富的自述内容

上一篇:

鄢颇为什么不娶李小冉(李小冉被网友指责插足梅婷婚姻)

下一篇:

雪莉(雪莉有多善良就让人有多心疼)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