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27报图网>娱乐八卦>影视 > 电影特效,1902年就有了

电影特效,1902年就有了

查看:862 / 更新:2022-02-10 19:09


“特效”,很容易会和“大片”联系在一起。

但严格来说,特效制作和电影拍摄前的布景、服装、化妆的功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创造和提升最后成品的整体观感。

最早期的特效其实就是布景和化妆,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片,1902年《月球旅行记》,导演乔治·梅里爱就通过制作舞台道具,创造出一个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

在那里,科学家可以坐着导弹飞往月球,月球上有着不明生物,对外来者充满敌意。


当人类意识到电影可以超越现实的时候,创造奇观的方法源源不绝。

1972年的德国电影《大都会》,微缩模型、蒙版绘景等技术创建了一个壮观的未来都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艺术价值不降反升。

1968年《2001太空漫游》,斯坦利·库布里克展现出恐怖的电影才华,他仅仅用道具模型,就能真实地呈现出太空场景,后世不断模仿其拍摄技巧,却无法实施超越。


一直到1977年《星球大战》,电脑特效才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以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为代表,80年代模型加电脑特效的制作模式生产出了一批风靡全球的商业大片,世界电影的格局发生了质变。

人类仿佛回到了1902年第一次看到《月球旅行记》的时候,电影所带来的“超现实体验”是难以抗拒的,如果有机会可以逃离枯燥的生活,为什么不呢?


成熟的电脑特效技术是令人疯狂的。

以前观众一看就知道哪里是特效,一个不小心就会出戏;现在的电脑特效是无所不能,而且难以分辨真假了。观众可以彻底地沉醉在电影所创造的世界,相信那就是真实发生的一切。

早在90年代的《阿甘正传》,如果不看幕后资料,真的很难相信,这部剧情片很可能有着上百个特效镜头,包括片头片尾的羽毛,丹中尉的断腿,阿甘打乒乓,与肯尼迪见面等画面,全都是依靠电脑抠图完成的。

以假乱真的特效,可以令到电影作品更加不可思议。


21世纪初,《指环王》三部曲运用电脑特效的辅助把托尔金笔下恢弘的中土世界变成了直接引入眼帘的影像。

想象如果还只能有简陋不堪的化妆和布景,任彼得·杰克逊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把电影拍出如此的史诗感。

要创造一个脱离现实的科幻、奇幻世界,如今电脑特效几乎是必备的,电影在这时候才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一部完善的“造梦机”。


《指环王》还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创建出全CG角色咕噜。这对于人类电影史来说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前非人类角色,只能是演员穿着道具服演出,虽然有着《异形》这样不用电脑也能很真实的作品,但道具服始终在限制着人类无穷的想象力,而且花费的人力物力也非常之大。

电脑特效花费也不小,不过却给剧组那边省了不少事。安迪·瑟金斯在扮演咕噜的时候,只需要穿着动作捕捉服表演多次即可,导演也不需要担心道具会穿帮,所有人能更专注于表演。

等到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达》中带来了更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演员只需要一次成功的表演,后期制作就可以捕获所有动作数据,生成出最终的CG角色。

CG角色的入场,使得各类幻想故事可以更加地“为所欲为”。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超级英雄电影,没有技术上的成熟,超英们想要“烂大街”是有些困难的。


神奇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去迎合电脑特效的时代。

克里斯托弗·诺兰,江湖人称“实拍狂魔”,明明可以用CG解决,他偏偏要用最原始的方式制造出超现实的画面。

《盗梦空间》“旋转走廊”场景是剧组搭棚实拍。


《星际穿越》“五维空间”,特效组只需要去掉威亚,再美化一下就收工。


电脑特效再怎么逼真,也无法取代实拍所带来的质感,诺兰等传统派的导演一直用作品证明着这一点。

而站在另外一个极端的大卫·芬奇,江湖人称“特效狂魔”,明明可以实拍的,他偏偏要用特效。

《龙纹身的女孩》中,为了使女主角的发型始终一致,刘海的部分要用特效来做。

《社交网络》中,主角在室外呼气的热气,其实是后期添加的。


特效的运用早已经不是商业大片的专利,像《社交网络》、《华尔街之狼》等奥斯卡电影,后期制作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可是对于许多商业电影来说,特效的重要性越发重要,却让作品的品质越发低下。

为了能让观众更轻松地欣赏视觉特效所带来的冲击力,有些电影人索性把故事写得越简单越好,甚至不那么注重逻辑性,爆米花大片,就这样简单粗暴地泛滥了起来。

烂俗的爆米花电影往往是故事服务于特效,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一开始还能哄骗观众,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不幸的是,这种低级爆米花带偏了21世纪初的中国电影。包括港片在内,很多国产科幻奇幻片一味模仿着好莱坞的大场面,故事却是小学生作文级别,等观众越发懂得鉴赏电影的时候,类似“某修罗”,“某某堡垒”等大制作,便沦为了“国产扑街大作”。


优秀的爆米花电影能够像奥斯卡电影一样,让特效服务于故事。

电影的核心始终是故事,即使没有特效,电影也能够拥有巨大的艺术价值。而没有故事的特效,那只能是被世人唾弃的烂片。

特效绝对不是令电影越发“无脑”,要是能正确使用,就能让电影更加地不可思议。

《阿甘正传》、《终结者2》这样的作品正是特效技术被正确利用的典型案例。

完全抛弃特效,固守传统并不是最佳的方案。在全世界都利用新科技不停进步的时候,还在重复老套的制作手法,同水平的故事比较,那相当于是拿冷兵器对抗热兵器。

所以,考虑特效是不是毁了电影,不如考虑特效如何结合到好故事,这才是对整个电影产业更有利的探索方向。


知道吗?中国的天才人数比全美国的人加起来还要多。——《社交网络》

上一篇:

《青梅竹马》分集剧情介绍第1-50全集

下一篇:

《寒战》导演梁乐民执导传记电影《梅艳芳》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