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27报图网>娱乐八卦>影视 > 含着泪也要看完!豆瓣9.5分的黑白战争史诗

含着泪也要看完!豆瓣9.5分的黑白战争史诗

查看:905 / 更新:2022-02-10 18:38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怎么个胜法?

1993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用一部豆瓣9.5分的《辛德勒的名单》说明白了。


一、艰难的抉择

当一位艺术家投入情感到创作当中,那将是震撼的。

斯皮尔伯格有时会迎合大众,拍出一些商业烂俗片。决意要拍《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他却没办法迎合。

因为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有关于犹太人大屠杀,而他是一位犹太人。


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那里的犹太人由此开始了一场悲痛的噩梦。

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波兰克拉科夫,他雇佣犹太人工作,节省了一大笔人力费用,大发战争横财。

克拉科夫是另一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二战时期的住地,当年他的家人惨遭纳粹迫害,自己在一位农民的帮助下幸存。

本来波兰斯基也是《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人选,由于他当时还不想去回忆相关的黑暗往事,最后选择了拒绝。

他没有接拍或许是历史的幸运。因为《辛德勒的名单》更适合斯皮尔伯格的煽情风格,而在2002年波兰斯基也“补回”了一部冷峻的《钢琴家》。

人类最终得到了两部经典战争史诗电影。


1943年,纳粹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行动。

电影里的辛德勒目睹了一切,他的心脏宛如被一束雷电击中,沉睡的良心开始觉醒,他感觉要为犹太人做点什么。

辛德勒由连姆·尼森扮演,也就是《飓风营救》系列里的特工布莱恩,好莱坞当仁不让的“营救之神”。


但要在纳粹手上把犹太人抢过来,并非易事。

德国军官阿蒙·葛斯成为了辛德勒营救行动的关键人物,他有足够的权利把犹太人送到辛德勒的工厂。

只是阿蒙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他恨不得亲手杀死所有犹太人,又怎么会转头帮助辛德勒?

性格极为复杂的阿蒙由拉尔夫·费因斯饰演,他之后凭借《英国病人》提名奥斯卡影帝,也就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伏地魔大人。


1944年,纳粹的屠杀愈发疯狂。

辛德勒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他不仅有被纳粹捅破庇护犹太人的风险,而且累积的财富也消耗殆尽。

是及时收手求自保,还是彻底豁出去,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抉择。


斯皮尔伯格接下《辛德勒的名单》,也并非是一个轻松的抉择。

除了拍摄期间要背负沉重的历史,他还要面临同时制作两部电影的挑战。

1993年3月,《辛德勒的名单》在波兰开机,这时候《侏罗纪公园》的后期制作还没完成。

“贪心”的斯皮尔伯格决定两件事一起干,白天在波兰片场拍《辛德勒的名单》,每周大概3次坐小长途车回到指定酒店,通过卫星传输信号,指导远在洛杉矶的《侏罗纪公园》后期特效及剪辑工作。

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1993年一口气交出了两部影史经典。

全球年度票房冠军,和来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他的杰作。


二、黑白的警示

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上映25周年活动时说,电影有这样的能力,能驱动人们探索和理解人类历史上的悲剧事件。

通过用纪录片式的手法,还原出纳粹屠杀的现场,《辛德勒的名单》起到了和博物馆一样的作用,甚至比博物馆有更大的影响。

听着一声无情的枪响,看着一个犹太人被打穿脑袋,轰然倒下;


看着一个个家庭妻离子散,永远地分别;


看着纳粹对已经中枪倒下的犹太人,再度开枪凌虐,直到血液从脑袋里奔涌而出才罢休;


看着集中营的犹太人被脱光了衣服,像被圈养的家禽一样驱赶分类,没有丝毫的尊严;


看着小孩被集体送走,骨肉分离;


看着不想被送走的小孩,被迫躲进了粪坑,单纯无辜的眼神仰望阳光;


看着那个唯一彩色的小女孩躺在了推车上,一动不动;


看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遗体被焚烧,纳粹居然还在大笑,还要对着火堆开枪。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也难以用过多的语言,去形容这些画面所带来的心灵震荡。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眼泪被震了出来,被刷新了世界观。

残酷的影像提醒着世人,如此泯灭人性的暴行,曾经真实发生过。

斯皮尔伯格选择了使用黑白胶片,黑白的画面传递了对逝者的悼念,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无比悲壮的观感。

二战时期的历史影像也是黑白的。

电影的黑白画面,配合大量的手持摄影,仿佛就是变成了经过岁月磨蚀的真实影像。

上万名犹太人群演,在集中营遗址搭建的片场,更增添了影片的历史感。


《辛德勒的名单》再一次证明,电影可以作为历史的载体,即便故事情节有虚构的部分,也不影响情感的真实性。

当看到不幸的事情,多数人的良心都会被触动。

看到悲剧在大银幕上“再一次”发生,有人愤怒,有人悲伤,有人惘然,都是人类情感力量的共振。

只要良心还存在,人类就能够从过去的惨痛教训中反思。

去批评法西斯的恶行,去思索悲剧为何会发生,未来又该如何避免。

目睹那一系列惨案,是不幸的,同时也是有幸的。

不幸的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

有幸的是我们都有希望去共同阻止,以后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所以,有些历史是无法忘怀的,也不能忘怀的。

犹太人大屠杀如此,南京大屠杀亦然。


三、人性的斗争

看到有违天理的事,是常人都会有情绪波动的。

辛德勒和观众一样,对于纳粹的所作所为,他是有些于心不安的。

逼真地呈现历史,固然是电影的一个优异之处,但真正把电影推向典藏级别的,是对于辛德勒的塑造。

他没有被塑造成脸谱化的救世英雄,而是在亲身经历惨剧,才慢慢发生了心态上的变化。

正因为辛德勒具有角色成长弧光,观众期待着他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些什么,这部令人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才有了让人含着泪也想看完的勇气。


辛德勒的转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是一个唯利是图,与纳粹勾结的商人。

他一心只想挣钱。

电影进行到三分之一,辛德勒在看见犹太人被驱逐出家园,一个红衣小女孩与家人失散,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小女孩在黑白的画面中被专门加上了颜色,除了为了提醒观众辛德勒在特地注视她,还呼应了影片的大主题。

就算世界变成了灰色,人性也依然可以具有色彩。


第二阶段,辛德勒对犹太人产生了怜悯之情。

看着无数犹太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还不能让他做出什么特别的行动,他工厂的工人也被全部抓走的时候,他就不能忍了。

这波及到了他的个人利益。

他的情绪波动,一方面是出于对犹太人的怜悯,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的工厂因为没了工人而亏本。

这时候他更多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行动,去找纳粹谈判。

对于财务伊兹哈克·斯特恩私下将一些犹太人拉近工厂避难的时候,辛德勒并不能苟同。

他知道这样做是危险的,被纳粹认为他是在庇护犹太人的话,无疑是凶多吉少。

但其实他是口是心非的,他内心想救助犹太人,只是还没有达到要牺牲自我的地步。

人性中生存的本能,总是能轻松战胜“超我”的大无畏精神。


把辛德勒推向第三阶段的,是阿蒙的犹太女佣。

在和女佣单独对话之后,辛德勒开始更加地袒护犹太人。

他的行为已经不再是为了赚钱了,而是为了帮助犹太人。

能帮一点,是一点。


他告诉阿蒙真正的权力是赦免的一套,试图让阿蒙少杀点人。



甚至还“光明正大”地给火车里的犹太人浇水解渴。


他已经看不过眼了,忍不住要做出行动。

他的内心做着人性的斗争。在被抓进监狱的时候,连姆·尼森用表情的变化,告诉了观众辛德勒的内心台词。

这样做值得吗?


直到红衣小女孩再一次出现在他的眼前,直接叫醒了他的良知。

他便知道了答案。

他也知道了应该怎么去做,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不让自己带着愧疚感去度过余生。


然后,电影展示出了人类最不可思议的一种行为。

舍己为人。

自私本来不算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合理的自私,是为了能保证自身的生存。

生物为了生存,天然地被赋予了自私的属性。

但是在特定的时候,人类却能够摒弃自私的本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正因为这种“反自然”的行为,人类的不同个体之间,才有了更强的连结,更强的力量。


当然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的人只停留在辛德勒转变的第一阶段;

有的人在第二阶段,心里虽有波澜却爱莫能助;

有的人难得能去到第三阶段,但还是在最后关头退缩。

也许,我们都需要被推一把。

把辛德勒推向第四阶段的是小女孩,能把观众推向第四阶段的,或许就是《辛德勒的名单》。

每一个人能到达第四阶段不敢奢求,只希望更多人能在看完电影之后,能敢于和人性展开斗争。

无论成败,人性都能因此发出点亮世界的光。

上一篇:

Voice声命线4韩剧剧情介绍第1-14全集,夺命杀声4什么时候上映播出,演员表

下一篇:

马维希在电影《极速人生》中演的谁 《极速人生》演员介绍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