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27报图网>娱乐八卦>影视 > 与冯小刚合作电影《集结号》!这位纳西导演的人生经历太精彩

与冯小刚合作电影《集结号》!这位纳西导演的人生经历太精彩

查看:684 / 更新:2022-02-10 17:35

初见张春和,一头打卷的长发,完全符合人们眼里艺术家的模样。

他是当代东巴画画家,每每谈及绘画总是手舞足蹈、目光如炬,说到兴起则前仰后合、哈哈大笑,外放的性格就像他身上那件酒红色衬衫一般热烈。

一条绿军裤与衬衫搭配突兀,但透露着他的军人身份,他曾在中越边境的炮火连天中参战,后来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做美术师,亲身经历成了他为影片战争场景的重要参考,电影《集结号》的逼真场面正是他的手笔。

儿化音里掺着纳西腔的普通话,像是故乡打在张春和身上的烙印,他说忘不掉这片给自己灵感的地方,于是决定用几十年电影从业所学回报自己的民族与家乡。

执笔秀才碰巧当上了兵

生在江边石鼓的张春和自幼喜爱绘画,家乡多变的流云、起伏的山峦和曲折的江水给了他绘画天赋,于是拿烧黑的木炭和发芽的松尖做画笔,来描绘眼前的世界。

“有一天放学回家,家里突然来了好多陌生老人,后来才知道是江边沿线的东巴们被召集到石鼓来接受思想改造,有几个分到我家来住。”

接受思想改造的东巴被组织要求展示“封建迷行活动”,东巴舔炙铁、趟火炭,唱唱跳跳,让少年张春和看得目瞪口呆。最后,东巴们上缴的“封建迷信工具”诚堆的东巴经书、画卷等被付之一炬。“熊熊的火焰燃烧,经书里的牛头马面、牛鬼蛇神在火焰里面不断卷曲。”张春和回忆说。

第二天,张春和从火堆扒拉出不少未燃尽的经书残卷,同村里小孩当做纸牌打,虽然不懂其中的深奥含义,但那些残缺却生动的东巴画给少年张春和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了他日后艺术道路上重要的灵感来源。

17岁那年,省里组织全省青少年画展,张春和与一批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被集中在丽江招待所“集训”。张春和隔壁住了两位部队军官,时常会来看他画画,突然一天就问道:“小张,你想不想当兵?”

“当兵?嗯……”张春和一时发懵,缓过神来才大声答道,“我想!做梦都想!”

这两人是陆军11军32师的招兵干部,他们在完成普通招兵任务以外,要为部队招一名能写能画会搞宣传的人才。

“我家当时成份不好,是上中农,当兵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他们告诉我,只要我想就可以带我去部队。”时隔多年,回忆起天上掉馅饼的往事,张春和激动得就像此刻就要应征入伍一般。

“我母亲听说我要去当兵,还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疯了。”母亲向张春和确认再三才相信这个事实,立马帮儿子打包行李。“我说不用了妈,部队里什么都有,我就是来和你告个别的!”

坐上同村进城的拖拉机,背着自制的画夹和一把二胡,张春和就这样开启了军旅生涯,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混出名堂。

部队文书偏偏抗起了枪

“到了部队让我当文书,写大字、出黑板报,就是连里的‘秀才’了,但是当兵不到两年,自卫还击战就开始了。”

战事在即,张春和隶属的部队驻扎在云南临沧的昌宁县,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张春和从文书变成士兵,开始学习射击与作战,准备奔赴战场。

▲ 参加自卫还击战

1979年春节前夕,张春和跟随部队向中越边境集结。直到开战前最后一刻,官兵们都以为仗不会打这么大,甚至不一定打得起来,直到枪支、子弹、医疗包……几十公斤装备发下来的时候,大家这才感觉真要打了。

“非常害怕呀,晚上睡不着。终于走出了山区,走出了石鼓,本以为自己要当大画家、大艺术家了,没想到两年以后就要面临随时战死的危险。”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能够生还,张春和与战友一同写下遗嘱,将个人物品打包并写上联系地址。

“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想到自己可能马上就要在地球上消失了,真是留恋自己的家乡和父母,说句不好听的,哪怕让我结个婚,尝尝恋爱的滋味也好呀。”回忆往事,年过六旬的张春和说得云淡风轻,但也能看出那时的焦虑与恐惧。

就算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张春和也没有放弃绘画,没有画纸就用包炮弹箱里垫的纸来画速写。这唯一的“娱乐”活动,也成了张春和与战友们的心理慰藉。

“在一起的时候,战友们就让我画画,我问画什么,他们就说,‘给大家画个裸体呗!’”除了画裸体来逗乐,战友们还请张春和为他们画肖像,说战场上的画像太有意义,认认真真折好放进衣兜里,但到第二天,有的昨夜还在描摹的战友就消失在了张春和眼前。

▲ 绘制宣传画

短短一个月时间,张春和跟随部队从河口进入越南境内,一路纵深180多公里,经历枪炮与鲜血洗礼,又顺利回到了云南境内。

张春和说,这场战争锻造了自己的精神与品质,也让他发觉了战争的残酷与艺术的温暖。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做军事上去发展,要在艺术上不断追求。自卫还击战结束,部队准备将张春和送到南京政治学院学习,他高兴了一晚,第二天就拒绝了,他说艺术类院校可以,但学军事坚决不去!

1985年遇上“百万大裁军”,部队官兵还能报考地方艺术院校,张春和就在此时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我要在中国美术馆搞毕业展”

来到民大美院,这算是张春和第一次进入专业院校学习美术。

“我就像一块干透了的海绵,被投入艺术的海洋,豁出老劲去拼命吮吸,什么都画,各种流派都有所涉猎,这也为我踏踏实实走上这条路奠定了基础,要不然永远都是业余,不会走那么远。”

张春和努力学画,立志要在中国美术馆办一场个人毕业展,这是个疯狂的想法,老师们也都不相信张春和能够完成。那个时候的张春和精力十足,军旅生涯塑造了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为了实现目标,张春和假期也不离开学校,独自一人守着空空的宿舍拼命创作。

“那个时候,中国刚刚对外开放,各种意识形态、艺术形式一股脑涌进来,我就像一片树叶在文化浪潮里飘来飘去,最后明白了自己要回归,回归到自己民族的土壤上。”于是,张春和开始四处收集东巴文化资料,晚上点一炷香,伴着东巴音乐与各路圣灵在宿舍“共舞”。

毕业那天,张春和向同学们自信地宣布:“同学们,你们要回到各地去了,但我希望你们留下来,因为我要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画展了。”

当然,独自一人无法筹办一场耗资数十万的画展。张春和通过曾经部队的领导,认识了时任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并说明了自己办画展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志强不仅为画展题字,还向云南省文化厅申请了资金支持。

1987年毕业时,张春和带着大学期间创作的八十多幅画作,顺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个展。

▲ 右一为张春和

“展览那天,我特意穿上了军装,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个军人。”张春和这个有心之举,却为他下一步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笔。

当时正在筹建的中国空军博物馆首先伸出了橄榄枝,然而来到还是片荒地的工作地点一看,张春和大失所望。“我要走的是绘画这条路,他们认为只要能留在北京,我会无比乐意,但可不是这样,我要在这里画二十年图纸,我还能画画吗?”

拒绝了空军博物馆的邀请,张春和又拿上自己的作品跑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时门卫还不准我进去,长头发穿个军装,一看就像个塔利班,直到我拿出军官证,才将信将疑放我进去。”

张春和直闯八一厂故事片部,敲开了当时故事片部副主任倪少华的办公室门。倪少华上下打量这个自称军人画家的年轻人,耐心听完他用一口纳普唾沫横飞的自我介绍,又认真看了他的画作之后,电影美术出生的倪少华心中有了底。

当时八一厂开拍的史诗巨片《大决战:辽沈战役》正好缺少有过战场体验的能画画的美术人员,于是,倪少华当即给干部处打电话联系协调,张春和就这样进了《大决战.辽沈战役》摄制组,以“借调”的名义进了八一厂。

▲ 参与大决战拍摄

因为一个错误见到邓小平

因在拍摄《大决战:辽沈战役》时荣立三等功,张春和得以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没搞过的人觉得拍电影很好玩,觉得电影美术只是画个画,其实真的进入剧组后,整个成了‘美术工人’。”为了让图纸上的设计变为现实,张春和需要统筹道具、服装、置景等多个部门,确定所有设计符合导演要求,也符合历史事实。“道具,你得看是不是那个年代,比如一个电话机是摇把还是按键的。服装,你不能把八路军穿成新四军,那就是政治笑话了。人家也不会找道具、服装,只会找你美术。”

▲ 在部队电影组工作

在拍摄《大决战》时,张春和大量的时间是在绘制敌我双方的作战布署地图、敌我态势图等,有于疏忽,在绘制攻打锦州战役的塔山阻击战地图时出现了表错我军攻击部队番号的错误,而这部历史大片由中央军委直接送邓小平主席审查。某天半夜两点,张春和接到一通电话,叫他赶紧去厂长办公室。刚进办公室,领导就一声大喝:“张春和,你犯错误了!”

张春和回忆当时,说自己已经吓得双腿发软,就差跪下去了。原来,邓小平在审片过程中发现,剧中塔山战役态势图的标错我军纵队番号,于是责令修改。

“我天,这事儿都闹到邓小平那里去了。”张春和至今还有些后怕的样子,“晚上不敢睡觉了,按照主席指出的问题连夜查找资料,发现主席说的一点没问题,是自己彻底的标错了。”

当晚张春和召集美术助理一夜没有夜重新绘制了地图,第二天在摄影棚内重补拍了错误的片段。完成后,张春和战战兢兢地跟着厂长、政委一同带着片子前往中央军委重审。

审片现场,邓小平命令直接从出错片段开始放映,仔细确定后说:“这就对了嘛!”放映结束,厂长向邓小平介绍张春和,邓小平抬眼一看说:“你就是美术哦,昨天那个标错咯。”“我要不犯错误,就没见过邓小平啦。”

这段经历如今说来有趣,对于当时的张春和来说则是一生印象深刻的警钟,因此在往后的电影生涯里,他宁可与导演争执,也不会出现史实错误。

▲ 参与拍摄《解放大西北》

偶然担任《集结号》美术指导

张春和“闹翻”的导演中,冯小刚算是最出名的一位。二人曾因为电影《集结号》中关于炮兵头戴的钢盔的问题而争执,最终还是对史实还原要求严格的张春和用历史图片资料说服了冯小刚。

《集结号》筹备期间,导演冯小刚始终对当时电影美术不够满意,于是向八一厂请求借一位老美术参与制作。于是,凭借多年参与战争片制作的经验。张春和得以半道加入《集结号》剧组。“说句实话,电影美也各有各的长处,我们可能在很多方面是不如人家,但是在拍战争片这方面,还是比别人有一些经验的。”看过剧本,张春和脑海中很快就有了对场景的构思,花一个月时间就交出了美术案头设计图纸,丝毫不耽误拍摄进程。

▲ 张春和担任美术指导与冯小刚合作《集结号》

影片开头巷战的街道,场景其实完全是在一块平地上搭建而来,当时东北天寒地冻难以砌墙,摄制组就在现场架起二、三十口大锅烧水,用来制作场景,现场就像火热的工地,置景师刘金勇一着急上火就流鼻血,到场置快搭建完成可能流了一盆子鼻血,大家在为不影响拍摄而拼命,自已从那时就开始高血压,常常头昏脑胀,大家的小命都差点丢在那儿了。”正是有一批与张春和一样精益求精的电影人,《集结号》在2006年上映后广受好评,业内外也开始认识了纳西族美术指导张春和。“自己一辈子画那么多画,没有几个人了解你,作为一个《集结号》的美术指导,多少人都知道了纳西人张春和。”

▲ 右一为张春和

画家张春和在从事几十年的电影工作后感受到,影视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于是,他决定要用多年工作的积累为家乡丽江宣传助力。近些年上映的《云上石头城》正是由张春和指导的一部关于丽江人文风景的院线影片,在国内外获得了十一个奖项。

▲ 指导《云上石头城》

当然,精力旺盛的张春和并不满足于这一部电影,他说:“我想在自己走不动之前,起码留下以丽江为题材的十部电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已经写了十多部电影剧本,而以红军长征过丽江为题材的电影《红麦》已经拍摄完毕,将在明年正式上映。

上一篇:

豆瓣6.9,但《金刚川》会突破票房纪录的理由

下一篇:

贾玲力挺刘德华新片,电影联动营销是门好生意?
标签:美术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

标签大全